首页

国产视频在线观看

时间:2025-05-26 08:12:53 作者:两岸文创青年聚深圳 共探“数据+文化”融合新机遇 浏览量:57402

  中新网深圳5月25日电 (记者 索有为)“2025相约文博”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创业青年深圳交流活动24日拉开序幕,来自广东、台湾的创业青年齐聚一堂,围绕“数据+文化”融合创新展开深度对话,共探两岸文创产业合作新机遇。

  开幕式上,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郑辉、深圳市台办副主任杨启典、深圳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游淑燕等出席并致辞,强调以政策为桥、以文化为媒,助力台湾青年在深圳扎根发展。

  现场还特别举行政策汇编赠书仪式,向台湾来深圳嘉宾代表赠送象征“勤勉耕耘”的“牛牛”惠台政策玩偶,并为在深圳创业台青代表颁发《2025年深圳惠台政策汇编青年专刊》。

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创业青年深圳交流活动。彭程 摄

  在路演环节,13位两岸青年创业者分享了前沿实践案例。台湾嘉宾代表聚焦科技与艺术融合,如辣樱桃创意创始人林子宸提出“AI赋能文创IP开发”,科文双融集团总经理林秀芬展示沉浸式科技艺术项目;深圳创业者则从文旅运营、IP设计等角度切入,吾疆公司创始人普新升探讨非标商业策划,谷品生活负责人周伯彦分享传统文化IP的数字化开发经验。

  活动特别提及《黑神话:悟空》、故宫数字文物库等两岸合作案例,展现“传统为根、创意为翼”的产业趋势。

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创业青年深圳交流活动。彭程 摄

  本次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创业青年参访团将参观大疆无人机公司、连城新天地、华侨城创意园、南头古城等知名企业及文创产业集聚地等,更直观地感受大陆的发展变化和现代化建设成就;通过实地考察深圳知名企业和创新创业环境,可以更好地了解深圳的产业链完整性和人才资源优势,为未来在深圳创业和发展提供参考。

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创业青年深圳交流活动。彭程 摄

  参访团还将走进深圳文博会现场,本届文博会以“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”为主题,有6280家政府组团、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。

  参加活动的青年普遍认为,深圳在技术赋能、市场对接及政策创新上的优势,为两岸文创合作提供了试验田。台湾创业者对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、深圳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平台表现出浓厚兴趣,期待通过数据资源与创意结合,推动中华文化IP走向全球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联播观察|关键词看改革 法治护航生态治理

 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应牵头建立职业院校教材信息发布和服务平台,及时发布教材编写、出版、选用及评价信息。完善教材服务网络,定期开展教材展示,加强教材统计分析、社会调查、基础文献、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。加强职业院校教材研究工作。

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·赛亚丁:中国依然是再投资首选地

今天我们来到了泰国首都曼谷,即将在这里对话泰国总理赛塔·他威信。3月1日,中泰正式迈入“免签时代”。相互免签除了为两国人民带来“说走就走”的旅行之外,又将为双边经贸、人文交流等领域注入怎样的新动力?赛塔总理如何期待“中泰一家亲”继续双向奔赴?而对于中泰命运共同体,他又有着怎样的展望呢?今天,我们一起在对话中寻找答案。

山西怀仁一高中生晚11点后上厕所被定重大违纪 教育局: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调整

11月26日下午3点,记者走进位于汉中门大街的钦牧家纺店内,市民王女士正在仔细查看“新鲜出炉”的羽绒被。她告诉记者想做一条800克左右的春秋被,结果从带来的5件衣服中拆出了950克的羽绒,最终全部用于制作羽绒被。“这里羽绒服改羽绒被不收加工费,只收被套的钱,根据面料不同价格在380~580元不等。我选了480元的,在商场里看到差不多的羽绒被价格要2000多块。原料、翻新过程我可以看得清清楚楚,更放心。”

中储粮储运有限公司原党委常委、副总经理刘福群被查

许晓飞介绍,常规来说,耐磨度和柔软度是成反比的,该公司团队经过反复测试,成功研发出兼顾抗起球、柔软度两个矛盾点的纺纱工艺。

浑善达克沙地:一次始于越野轰鸣的全域旅游探索

1月,上海黄金交易所(SGE)的黄金出库量为271吨,环比飙升65%。分析称,春节假期前后传统黄金消费旺季来临前的积极补货,推动了1月上游实物黄金需求的大幅增长。

相关资讯
行走雄安: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“书店式文化空间”

一是缩短办证期限。公证法规定,除法定情形外,公证机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。但从实际办证情况看,一些公证事项(事务)的办证时间是有压缩空间的。我们梳理了各地公证事项办结期限情况,综合考虑人员力量、软硬件设施、办证需求等因素,对法律关系简单、事实清楚、证明材料充分的公证事项(事务),制定了《公证办理提速清单(2024年版)》,将出具公证书的期限由15个工作日分别缩短至5个工作日或者10个工作日。其中,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的公证事项共24类81项,10个工作日内的共13类69项,分别占公证业务总项的36%和30%。同时,我们鼓励各地公证机构采取创新申请方式、优化服务流程、加强业务协作、推进信息共享等措施,进一步压缩出具公证书的期限,有条件的公证机构尽可能实现“当日出证”“当场出证”。二是拓展“一证一次办”。总结2017年以来“最多跑一次”试点工作经验,我们制定了《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公证事项(事务)清单(2024年版)》,对法律关系明确、事实清楚、无争议的公证事项,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、真实,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,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即可办好公证。与“最多跑一次”工作相比,公证事项范围由9类22项扩充至31类84项。三是推进“一事一站办”。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办理,关联性强、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,我们鼓励公证机构集中办理,为人民群众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。比如,通过与不动产中心互设办事窗口、互嵌功能模块、联通服务系统等方式,实现“公证+不动产登记”一站办好;通过“公证+领事认证”联办,实现涉外公证和领事认证“一次申请、一窗受理、联动办理”,为人民群众提供“省时、省力、省心”的公证法律服务。
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